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九游 > 公司动态
节能减排和工业炉窑技术、管理的领跑者、一流的冶金技术服务商
近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向山西东部多家客户交付50台远程星瀚G醇氢牵引车。此次交付将极大助力客户相关新能源运输项目,进一步扩该地区现有的醇氢重卡运营规模,推动当地绿色生态运力建设。目前,该地区的醇氢重卡保有量超100台,主要运输场景是半径30公里的短倒,运输货物为原煤与煤渣,路况涵盖山区加丘陵路段。这批50台远程星瀚G醇氢重卡也将在当地投入运营,服务当地煤矿及电厂。甲醇作为低碳、含氧燃料,具有燃
记者3月19日从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悉,由中国电建西北院牵头EPC总承包的全球在建单机最大的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中广核新能源青海德令哈光储热一体化20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项目日前正式开工,标志着国内储能配比率最高的光热储多能互补项目正式开工,这也是全球最大单机容量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图为开工仪式现场。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供图该项目位于青海
2024年我国新增并网储能项目规模有望达到基准场景下的34.5GW/85.4GWh,甚至乐观场景下的43.4GW/107.1GWh。近日举办的“储能行业2023年回顾与2024年展望”大会发布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储能新增并网项目规模达22.8GW/49.1GWh,按容量规模比较,是2022年7.8GW/16.3GWh新增装机的近3倍。2022—2023年
这些年,大家对新能源肯定一点都不陌生。但千家万户要用上风光等新能源,并不简单,需要一个好的系统,这就是新型电力系统。对于什么是新型电力系统,估计很多人未必清楚。在我国,目前已经具备新型电力系统体系雏形的电网不在东部地区,而在大西北。专业期刊《电网与清洁能源》上的一篇文章称,西北电网是我国首个以新能源为第一大电源的区域电网,其新能源利用核心指标已经超过欧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怎么做到的?什么是新
近年来,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尤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绿氢合成绿氨等产业迎来快速发展。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际氢能冶金化工产业示范区新能源制氢联产无碳燃料配套风光发电一体化示范项目,自去年4月开工以来,便以其从绿电到绿氢再到绿氨的全流程优化业务模式,成为业内瞩目的焦点。作为项目一期的关键环节,打通电力流程和工艺流程至关重要。基于此,作为该示
以差异化产品和革新技术推动AIoT生态下的电子、通信、大数据、可再生能源、智能驾驶等新行业绿色创新中国上海,2024年3月20日 – 今日,全球领先的材料科学公司陶氏公司(纽交所代码:Dow)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所举行的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陶氏公司展位: E6展厅#6550展位)上亮相。在为期3天(3月20-22日)的展会上,陶氏公司带来一系列面向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
随着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发布,发展氢能已被确定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环境,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此外,氢能还将在未来可再生能源的长周期储能调峰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在政策热度下,人才和资本正在向氢能产业流动。氢能成为热门赛道,甚至被誉为2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中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自主可控的核工业体系,也是国际上拥有核电装备最大产能的国家。同时,根据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发展核电领域新质生产力,同样是新阶段重要任务。3月19日,以“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共促核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隆重开幕,展示近年来世界核能发展的新技术、新成就和新能力。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核
报载:为进一步强化规范化流程、标准化作业,最近,盐城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组织开展二次作业规范化培训,结合现场勘查,对照现场接线和竣工图纸,确保票、图、物一致,有力地提升了检修人员安全素质、技术水平和标准化作业能力。变电检修作为电网企业的核心专业,对专业领域的技术要求很高。为全面强化变电检修专业人员“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盐城供电公司高度重视该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不断优化专
据“中国中铁”官微发文,由中铁八局参建的海南核电项目3号排水隧洞顺利贯通。该项目首条陆域排水隧洞贯通,并成为全国首次采用海上围堰结构接收盾构机方法完成掘进的隧洞。据悉,海南昌江核电站3、4号机组排水工程包括盾构始发井、排水隧洞和海上转换井,采用“一机一洞”盾构法施工,本次贯通的为右线隧洞,全长1800余米。为保证长距离海底掘进施工安全,项目部积极开展